“剁手黨”的前世今生

自從有了雙十一,剁手黨就成了流行詞,但是剁手黨的形成可不是始自現代,古代早已有之。古時利用原有的節(jié)日,比如二月二春耕節(jié),五月五端午節(jié),中秋節(jié),重陽節(jié)等等,借此相聚逛市集,這便是早期的購物節(jié)。

名畫《清明上河圖》便是反映宋時汴京城中熱鬧非凡的節(jié)日市集情景。徐霞客曾在游記中寫自己逛市集的經歷 “俱結棚為市,環(huán)錯紛紜,千騎交集,男女雜沓,交臂不辨,十三省物無不至!充分說明,古人剁手絲毫不輸現代人。

 

古代“商業(yè)之父”范蠡深諳營銷,提出了“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。”他主張貨貴時要加強推銷,趕緊出手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記載,秦漢商人早已意識到“貪賈三之,廉賈五之。”大概意思是貪圖厚利的只能賺30%,而薄利多銷可以賺50%。古人“貪三廉五”的經營之道正是如今的瘋狂促銷。

 

無論古代還是現在,人們都免不了想購物或囤點兒東西,以備不時之需。在唐代,由于社會經濟發(fā)展得比較好,集市在規(guī)模、管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之規(guī)。比如,集市設有“市令官”,負責管理市場交易,在午時擊鼓三百下,商人才能入市,散市也有固定時間。

 

想推銷貨物,免不了要打廣告。古代商家促銷沒有現在這么多花樣,基本就是敲鑼打鼓招徠顧客,或者高聲叫賣、掛幌子等幾種方式。等印刷術推廣后,就出現了紙質廣告,比如那則大名鼎鼎的“濟南劉家功夫針鋪”的印刷廣告。廣告寫明如果有客商大量購買,會在價格上給予優(yōu)惠。

 

古代商家也有類似現在的試吃服務!秹袅轰洝酚涊d,當時有的小商販兜售果子干貨,會先將小份食物分發(fā)給客人,有點先嘗后買的意思。那個時候,講究薄利多銷,講究老客維護,講究口碑營銷。所以,集市、廟會這樣的“購物節(jié)”同樣很有趣。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  • 首頁
  • 電話
  • 留言
  • 位置
  • 會員